想想,从最初用铅笔写日记到后来换作钢笔。从开始用一般的易见水晕色的蓝色墨水到后来换成顽固点的碳素墨水。从两毛五毛钱的小小生字本到后来五块十块甚至十几块几十块的硬皮笔记本。日记本,相片相册,贺卡信件,读书摘抄,不多的几本书。我承认,在这些东西的收藏整理上,我是花了功夫,费了心思了的。
辗转城市,有一部分是必须带着的,大箱子里有一半的位置必定得是它们的。每次翻出来看,都是幸福浓浓。笑意盈盈,回忆满满。但那都是在花儿正开未开时。那时,还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满怀希望。我对自己说:一件也不能丢弃,一件也不能遗失。要陪我一辈子的。等我老得死去的那天,要么一起带进坟墓,或者让儿孙烧给我,到那一世继续回忆。要么留给儿女子孙,让他们看看我的美好时代,美好人生。呵呵,曾是多少美好的憧憬呵!
人,渐长渐老。心,越来越凉。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整理都会毁掉一些。每一次都会。最后一次,真正狠下心,葬了所有承载记忆的有形的什物。望着桶中的灰烬,就想起了黛玉葬花...突然,心中就升腾起一种将死的凄凉。
那一年,我还在规规矩矩地为那一日一记执着着,逛街时总会特意物色下一个接岗的日记本。没想已经有网络了,有电脑了,有OICQ了,有空间日志了,有博客了,还有专门的日记网站了。真好,更方便了。但是,又有了网站某天会不会关闭的担心。那时,真想狡兔三窟。
想想,接触网络也有十年了!呵呵,十年,真快。一眨眼的功夫。却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与此同时,很多事情我也已经不那么在乎了。
日记一直在写,也大概会一直写下去。只不过并不是为了留下便于回忆的证据。海同学说我的经历,于他也算是一种丰富,一种体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哦,这样。我写的都是即时心情,口水般的日记,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写所谓日记,已是生活一部分。时间总要被打发,被填充。我想,在年轮,大概唯有两位同学的文字值得细细品味--听说之前也有很多但都走了,可惜我在年轮不久。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我的这些小妖精的影子之死去。虽然再回头看时,个别篇章,我也会小小惊叹:如若再写,也断是写不出来的文字了。那真的只是瞬间的感觉。
就象一再拷问的关于自己的所有的选择是否有后悔,答案还是不后悔。那么,是的,遗失这些,也无憾。何况这也才是几个字的口水日记而已。一些废话罢了。
只是关于那两本书的笔记转存了,有时间,有心境,可以再看,会依然感慨,依然有收获的。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精神感觉的女人,嗯,越来越神精。我也期望不食人间烟火。呵呵。
最近是轻盈的,可惜,我不知道这轻盈能飞多久。
感谢在精神上给过我温暖和帮助的你,你,还有你。谢谢!谢谢了!
今年看的这两本书对我来说,影响多多少少总是有的。嗯,谢谢阑珊同学的推荐。我想阑珊同学应该也是一个低调的人,可我还是在这里表达我的感谢:谢谢!
对了,那个星,那个叫我姥姥的家伙又改叫姑姑了,我说不怕我占你便宜了啊?还穿越到武侠剧了呀?他说他愿意!这孩子,越宠越没形了!